駕駛電動車,最大的煩惱是充電。購買電動車亦不難,現金交易,或分期付款,貨銀兩訖,清楚明白。不過,買了車,要在路上開,便得購買保險,事情就立刻變得複雜。
聽得最多是保費太高的怨言,但錢能解決的從不是問題,更麻煩的可能是根本出不到保險。原因可能是準車主太年輕、牌齡太短、曾因交通事故停牌等……老實說,除了多問幾間保險代理,能夠做的其實不多,唯有靜候至年紀大點才買電動車,或者買部二手車小心駕駛乖乖賺取NCB,或是等待事過境遷。
至於俗稱「全保」的綜合車保,經常傳出驚嚇級的保費額,則永遠是有意購買電動車的人的心中刺。毫無疑問,電動車的保費,不論三保或全保,都會高於同級的私家車。但如果以現在最受歡迎的三、四十萬元價位的電動車來說,全保quote價一年動輒三萬元或更多的話,心理上又實在很難接受。
不過,最賣得的電動車品牌,自從與保險公司合作,推出全年預計里數保險後,其他保險公司亦有類似的車保,雖然保費仍較同價位的汽車高一點,但一年的保費已回落到較易接受的水平。
說到底,保險是一門風險管理的生意。規限受保期內的行車里數,便是其中一個壓抑風險的方法。車主接受的話,一年後無事發生,賺了NCB後,保費就平了。里數多保費多,里數少保費少,倒也公平。
當然,保費多少,其實也是關乎統計學。我們以為電動車的保費一定是「天價」,可能出於以偏概全。個別電動車品牌、型號的保費特別高,其實跟部分「著名」的汽車沒分別,因為同屬高危一族。
但個別電動車,例如剛facelift的某款南韓電動車,車主有60%NBC,據說保費可低至四千元左右。問題是你喜不喜歡那部車而已。
現在終於理解早前英國有調查指當地的電動車車主,主要是上了年紀的人,因為他們才買到保險。一定是,除非不是。
#省了油費
#要補貼保費
#可以只買三保
#留意墊底費金額
#小心駕駛至為重要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