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動車的續航距離就像無底深潭,幾乎每家生產商都希望將充電後的行車里數推高。不過,對由傳統汽車轉型兼造EV的BMW來說,生產能夠續航1,000km的EV意義不大,所以,無意加入電池容量的競賽。負責BMW i4專項的主管David Ferrufino明確表示,EV有600km的航距,已經好夠用。原因是充電站不斷增加,以歐洲為例,即使由挪威去到意大利,車程2,600km,輕輕鬆鬆沿途充電,自駕遊無難度。

建設更多的公共充電設施,David Ferrufino認為,才是EV的發展重點,而不是加大電池,卻同時增加車重。
說法有一定道理,但因他以BMW高層身份公開發言,有人就網上諷刺車廠「非不為也,實不能也」。
平日其實問題真的不大,但遇到長假時大量EV同時輪候充電的話,情況則可能會有點不似預期。
#車太重又真的不太寶馬
#成本也是考慮要點
#充電站不但要多還要快
#足不足夠最好還是由車主決定
#即使一千公里也有人覺得不足夠
電動車的續航距離就像無底深潭,幾乎每家生產商都希望將充電後的行車里數推高。不過,對由傳統汽車轉型兼造EV的BMW來說,生產能夠續航1,000km的EV意義不大,所以,無意加入電池容量的競賽。
負責BMW i4專項的主管David Ferrufino明確表示,EV有600km的航距,已經好夠用。原因是充電站不斷增加,以歐洲為例,即使由挪威去到意大利,車程2,600km,輕輕鬆鬆沿途充電,自駕遊無難度。

建設更多的公共充電設施,David Ferrufino認為,才是EV的發展重點,而不是加大電池,卻同時增加車重。
說法有一定道理,但因他以BMW高層身份公開發言,有人就網上諷刺車廠「非不為也,實不能也」。
平日其實問題真的不大,但遇到長假時大量EV同時輪候充電的話,情況則可能會有點不似預期。
#車太重又真的不太寶馬
#成本也是考慮要點
#充電站不但要多還要快
#足不足夠最好還是由車主決定
#即使一千公里也有人覺得不足夠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